甘孜日報 2016年11月21日
跳起歡快的達體舞。
彝家姑娘慶新年。
美觀的彝寨新居。
■謝雨農 趙環(huán) 文/圖
彝族稱過年為“庫史”。“庫”是年或歲之意,“史”即是“新”。“庫史”就是辭舊迎新。每當深山初雪,秋風掃葉,谷黃米熟,莊稼收進糧倉時,便到了彝族過年的時候。由于歷史和其他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各地過彝族年的時間不一致,均在冬至前收糧入庫后的陽歷11月前后,各村寨擇吉日過年。一般彝歷新年節(jié)期為三天,第一清晨在家門口燒燃堆火,迎接祖靈而祭祀祖先。接著,各村寨殺年豬、烤蕎餅,送酒肉到父母家。第二天孩子們帶上熟食到附近的果樹下聚餐,中年男子結隊外出拜年,中老年婦女留在家中待客,青年男女則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或進行賽馬、蕩秋千、角力等娛樂活動。第三天送祖先。清晨,人們舉行儀式,敬送祖先,祈求祖靈福佑子孫。然后,舉行賽馬、摔跤、跳鍋莊等傳統(tǒng)的娛樂活動。
農歷金秋十月,九龍縣27000多彝族同胞迎來了他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庫史”,即彝歷新年。隨著彝歷新年的悄然而至,作為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九龍城鄉(xiāng)浸潤在一派喜悅祥和的新年氛圍中,在這里,無論是彝族、藏族還是漢族同胞,一個個都笑逐顏開、共聚一堂,共同慶賀彝歷新年的到來。
在九龍縣城,縣委、縣政府廣聚社會各界人士,舉行了盛大的2016年彝歷新年團拜會。在團拜會上,大家共話發(fā)展,其樂融融。縣委主要領導作了熱情洋溢的新春致辭。他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九龍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干部群眾,始終堅持“1234”發(fā)展思路,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和黨的建設,成為了九龍經濟效益最優(yōu)、黨的建設最實、城鄉(xiāng)變化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基礎設施改善最快、教育發(fā)展最好的時期。九龍經濟總量連續(xù)5年位居全州第二,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xù)5年穩(wěn)居全州第一,工業(yè)增加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連續(xù)5年處于全州第一方陣。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縣彝族同胞和各族干部群眾的團結協(xié)作、辛勤工作和默默奉獻。
新年新氣象。在濃厚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中,走進九龍的彝家村寨,到處都是一片歡聲笑語和撲面而來的嶄新氣息。
在小金鄉(xiāng)洋橋村,精準扶貧戶尼爾木果一家早早身著節(jié)日盛裝為迎接新年忙碌了起來,為慶祝彝歷新年,小金鄉(xiāng)黨委政府和洋橋村兩委班子組織了鄉(xiāng)風民俗村民演講賽、舞蹈比賽、農民運動會等豐富多彩的村民活動,尼爾木果感覺今年的新年年味更濃了。談到家里的變化,他更是笑的合不攏嘴,他說:“自從村里和幫扶干部想方設法幫助自己一家發(fā)展養(yǎng)豬和青花椒種植以來,通過一家人的努力,今年比去年多增收了近萬元,好日子越來越近了。”
在魁多鄉(xiāng)海底村,村民阿牛拉子正在打掃才搬進來沒多久的新房,看著自己家民族風味濃郁、樣式美觀、寬敞明亮的房屋,阿牛拉子感嘆地說:“能夠住上這么漂亮的房子,這在以前真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共產黨卡沙沙(彝語:謝謝),政府瓦幾瓦(彝語:好得很)。”據了解,自去年以來,魁多鄉(xiāng)海底村在建設完成通村公路升級改造,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后,立即啟動了“彝家新寨”建設項目,全村105戶中有88戶參與了彝家新寨建設。如今的海底村村道平整、房屋美觀、村貌煥然一新。
洋橋村和海底村只是一個縮影,在新年中,我們看到,九龍村村寨寨的彝族同胞眉宇間流露出來的是幸福的滿足和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最新消息